草珊瑚是金粟蘭科草珊瑚屬常綠半灌木。莖節(jié)膨大,木質(zhì)部無導管,僅具管胞;單葉,對生,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,邊緣有銳鋸齒,托葉鉆形;花為穗狀圓錐花序頂生,兩性,苞片三角形。雄蕊棒狀,生于藥隔上部兩側(cè)。雌蕊在子房下位。核果球形,熟時紅色。種子胚小,胚乳豐富。
草珊瑚名出《汝南圃史》,分布于中國長江以南,在越南、朝鮮半島、日本、馬來半島、印度均有分布,是江西省稀有的中藥材之一。草珊瑚生長在海拔420-1500米的山溝谷林下陰濕處,適宜溫暖濕潤氣候,喜陰涼環(huán)境,忌強光直射和高溫干燥。
野生草珊瑚常生長于海拔400-1500米的山坡、溝谷常綠闊葉林下陰濕處。適宜溫暖濕潤氣候,喜陰涼環(huán)境,忌強光直射和高溫干燥。喜腐殖質(zhì)層深厚、疏松肥沃、微酸性的砂壤土,忌貧瘠、板結、易積水的黏重土壤。產(chǎn)中國安徽,浙江,江西,福建,臺灣,廣東,廣西,湖南,四川,貴州和云南。在世界分布于朝鮮,日本,馬來西亞,菲律賓,越南,柬埔寨,印度,斯里蘭卡也有。